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四十八章 海都之叹

    第四十八章海都之叹

    没错。

    阿合马一些举措,在后世看来,是很寻常的金融手段,但是在这个时代,已经算是金融创新了。

    结果,阿合马的下场说明了一些。

    真金罢阿合马之政,半年之内,令天下百姓欢欣鼓舞。南北齐声欢颂,已经很能说明问题了。

    “陛下的意思,臣明白了。”安童说道:“臣这回去之后,就奏请朝廷,收回关内封地。”

    “不用。”忽必烈说道:“安童,朕是看着你长大的。总不能让你吹亏,你觉得辽东如何?”

    “辽东?”安童心中一动,说道:“此地自然不错。”

    忽必烈说道:“乃颜罪大恶极,已经授首了。这辽东封地,自然不能给他们了。中原很多地方,连马都跑不得,不若将关内封地,与辽东封地交换。当让了辽东荒凉。不管是封地,还是民户。都倍给之。”

    “你看如何?”

    其实这个买卖并不划算。

    很多人的封地,都是几十年封的。那时候华北初定。人民稀少。而今几十年过去了。蒙古一统北方之后,北方人口开始恢复,之前千里无人烟的局面,也开始慢慢改善。

    很多蒙古贵族拥有了比自己实际民户更多的人丁。

    这就是常见的隐户了。

    而今忽必烈按照官面上的数字,两倍给之。实际上,并不划算。

    只是安童却知道。

    忽必烈已经够照顾这些人了。

    不要不识好歹。

    真以为忽必烈不会杀人啊。

    “陛下隆恩。臣感激之极。”

    “其他人如果像你一样好说话就好了。”

    “请陛下放心,五投下各部首领,臣回去之后,就会一一说明白的。”

    “那就好。”

    忽必烈说道:“时候差不多了。召集诸将,看看俘虏吧。”

    “是。”

    片刻之后,在大营旁边的空地上,数万骑兵集结,将两三千人围在一起。

    忽必烈骑马带着蒙古勋贵过来。

    “陛下,陛下,”一个人狼狈的从人群中冲出来,跪在地上,说道:“我是哈丹啊。这一次是乃颜的错。是乃颜裹挟我们的。我也不敢,但不敢违逆乃颜,而今大错已经铸成,臣不敢有别的想法,只求陛下看在孛儿只斤的面子上,看在祖宗的面子上,留我一条狗命吧。”

    哈丹乃是跟随乃颜叛乱的东道诸王之一。

    忽必烈根本不理会他,一挥手,自然有人将哈丹给拉下去。

    忽必烈问左右道:“人都到齐了吗?”

    “已经到齐了。”

    忽必烈说道:“开始吧。”随即似乎想到了什么,说道:“将哈丹拉出来,他说的不错,我的确要看祖宗的面子,按规矩,赐他不流血的死亡吧。”

    “是。”

    随即骑兵围着这两千多人射箭。

    一时间箭如雨下,片刻之后。所有人都被长箭贯入而死。鲜血冉冉流出。浸透了草地。

    哈丹被人单独拉出来,死死的看着这一幕,咬着牙说道:“忽必烈,你这个疯子,你这个疯子。”

    按照蒙古人的规矩本应该仅仅杀几个领头的,余者不论。但是忽必烈一口气,将叛军之中百户以上的将领全部杀了。

    原因很简单,蒙古军制,百户,千户,这既是军制,也是民政官。草原上还遵从成吉思汗的制度,一个百户要管一个部落,这个百户能出一百名战士,并供给他们合格的武器。

    百户带着这一百名战士,为自己的上级服役。

    不杀了这些人,根本不可能完全接管辽东地区。

    而且他既然已经答应了,给其他蒙古贵族补偿。这补偿从什么地方来?

    自然要将辽东清理的干干净净。

    而且忽必烈也是做给其他蒙古贵族看到。

    果然,这些人眼睁睁的看着哈丹被装进皮袋之中,在马蹄之下,踩成一团肉泥。

    一个个沉默不语。

    似乎,此刻所有人才想起,忽必烈年轻时候的风采。

    他仅仅是老了。

    还没有死。

    忽必烈随即宣布,东道诸王罪大恶极,全部除封,为了弥补辽东空虚,将东道诸王的领地,封给各级蒙古贵族镇守。只是要他们用关内封地来换。有了安童事先沟通。

    再有这一场示威,自然没有人反对。

    也不敢反对。

    这一件事情就定下来。

    随即忽必烈宣布班师。

    留玉昔帖木儿,皇孙铁穆尔清缴余孽。

    乃颜本部覆灭大部全歼。

    如果忽必烈当初宣布宽大处理,大部分反抗就会结束。但是忽必烈如果强硬的处置,会极其很强烈的反抗。会让这一场平叛战争,持续下去。

    所以,估计想要让辽东完全消停,是明年的事情。

    这,忽必烈并非不知道。但是他打辽东的目的,就不纯粹,是为了天下这一盘棋局而下的。

    每一个选择,都有利弊。忽必烈选择其他方面的好处,就要承受这个弊端。

    而这个弊端,不仅仅如此。

    忽必烈带着安童班师,说道:“安童。你回去之后,去协作真金做事吧。天下是要好好清扫一遍了。”

    安童心中一动,明白了,这是忽必烈的安抚。

    朱元璋评价元朝,以宽亡国。

    这未必准确,但是的确元朝基层管理,一团烂泥。

    对地方上的宽大,不仅仅是对蒙古贵族的。

    而今就忽必烈对蒙古贵族,又是杀鸡儆猴,又是给好处安抚,甚至将东道诸王这个政治势力,从牌桌上清理掉。这才算是安抚好了。对于其他地方势力,不管是汉军军侯,还是色目派,还是各地大家族,包税官什么的。

    忽必烈统统不在乎。

    而且安童他们已经出血了,自然要给他们一块肉吃。

    反腐,也是吃肉。

    这样做,更是为了平衡朝廷上的势力。

    元朝永远是蒙古的元朝。这是最根本的,也是最不可能改变的。

    将来的大元,可以说蒙汉一家,共治天下。但决计不可能是汉人独尊。

    之前忽必烈心有算计,将真金太子当做棋子,让他冲在前面。故而隐忍不发。而今局势已经成熟了。即便朝廷以汉法制天下,而实行汉法的也必须是蒙古人。

    “臣明白。”

    *******

    海都被伯颜挡住了东进的路线。

    再加上,海都前番大败,元气大伤。现在还没有回复元气,不敢与伯颜决战,更重要的是,东道诸王之叛,太快,太突然了。让海都有些措手不及,根本来不及准备。

    才有今日之局面。

    只是他看到了忽必烈处置东道诸王叛乱种种事。

    一时间难以置信?

    “忽必烈是傻了吗?”海都忍不住说道。

    钢刀是不可能让人屈服的。

    而且忽必烈从来是以胸怀宽大为名的。纵然是敌国大将,倒戈来投,都对非常好。如刘整。

    纵然蒙古内部斗争,更是宽大为怀。在很多事情上,给了很多人曾经的敌人余地,以至于他们纷纷拜服于忽必烈。

    这种斩尽杀绝的手段,根本不像是忽必烈。

    反而像蒙哥的。

    这会极大的损害了忽必烈在整个蒙古圈子里的形象。

    这个蒙古圈子并不是指元朝。而是整个蒙古,也就是元朝加上四大汗国。

    海都可以预见,自己能够得到西域各地贵族更多的支持了。

    因为谁也不想落得东道诸王的下场。

    海都怎么看都觉得,这不是忽必烈的作风。

    他反复观看传过来的情报。

    毕竟从元朝传过来的密信,也就有几百字,很多细节都说不明白。海都反复揣摩,才想明白一些问题。暗道:“火器的威力就这么大吗?大到让忽必烈不惜改弦易辙吗?”

    忽必烈为什么不在乎蒙古圈子里的名声。

    那是因为现在的忽必烈心大元皇帝的头衔,要超过了蒙古大汗。

    在蒙古人眼中,蒙古大汗这个头衔才是最重要的。忽必烈是蒙古大汗,这代表着忽必烈继承于成吉思汗的,统率四大汗国与诸多藩国的合法权力。即便,忽必烈对四大汗国没有办法直接统治。

    元朝皇帝仅仅代表忽必烈对关内地区的统治权而已。

    出了长城,大部分蒙古人还是认蒙古大汗,而不认元朝皇帝的。

    这也是忽必烈之前,一直对真金不满的原因。

    真金拎不清轻重,看不准自己屁股在什么地方?

    只是而今忽必烈反复思考,终于做出了判断。新战术出现之后,各方力量需要重新定义,蒙古人带来的战斗力,不足以抵消汉人的战斗力。更不要说打造新军所需要的钱粮。

    再加上四大汗国,远在西域。蒙古大汗已经是虚名了。

    忽必烈今日的举措,本质上是做出一个重大调整。

    之前是蒙古大汗,在元朝皇帝前面。

    而今是元朝皇帝在蒙古大汗前面。

    这其实,也算是各地蒙古人本地化的过程。历史上,各地蒙古人分份本地化了。只是用得时间更长而已。

    这自然给海都带来极大利好。

    本来就有很多蒙古贵族不满意忽必烈,觉得忽必烈太重用汉人。而今之后,就有更多人不满意。海都只要高举蒙古大旗,就会有很多人投奔。

    这对海都是好事。海都却觉得浑身生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