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134章 三字经出天下惊

    同样的场景,发生在不同的时间,不同的地点。

    摄政王府,李天行昨日睡的挺晚,当何贵捧着书册进来,正要禀报的时候,李天行直接朝他挥挥手,不耐烦的开口吩咐道。

    “直接念吧!”

    何贵神色复杂的都撇了李天行一眼,而后低头,一字一句的念了开来。

    “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

    苟不教,性乃迁。教之道,贵以专。

    昔孟母,择邻处。子不学,断机抒。

    窦燕山,有义方。教五子,名俱扬。

    ……

    幼而学,壮而行。上致君,下泽民。

    扬名声,显父母。光于前,裕于后。

    人遗子,金满赢。我教子,唯一经。

    勤有功,戏无益。戒之哉,宜勉力。”

    “王爷?”

    等何贵念完之后,时间已经过去了,将近一个时辰。他当时能够入选四王府,最重要的一点就是从小识字。

    然而从他进入四王府,一直到现在也有十几个年头了。从来没有见过这位王爷,像现在这样安静过。

    诚然,何贵得承认自己的不足,尤其是跟赵崇比起来。这其中的异味儿,他虽然平的不太明白,但却隐约的感觉到,夏朝只怕要起风了。

    眼看着摄政王李天行依旧如同丢了魂似的坐在那儿,何贵的心中也忐忑起来,凑上跟前,小心翼翼的推了两下。

    李天行这才稍微回过点神儿来,而后迫不及待的问道。

    “这也是赵崇写的吗?叫什么?”

    “的确是赵崇缩写,全名叫做三字经,后边还有一小段注释,据说是给幼儿做启蒙用的。”

    “三字经,好名字!我夏朝文道,有希望了!赵崇,三字经……”

    神神叨叨的说了几句,到后边何贵已经听不清楚了,过了一会儿李天行从他手里,把书册夺了过来,而后如获至宝的从头至尾,一字一句又念了起来,一边念着,一边流泪……

    ……

    李天行都是这个样子,红山商行之中的小九,更能识得其中滋味儿。而且当他通篇读过三遍之后,更是小心翼翼的把原稿收了起来。而后直接夺门而出,向着龙山书院的方向狂奔而去。

    他要跟师叔说一声,如此人才当一个太监岂不是委屈了他?

    这种人,就应该当他们书院的院长!

    如果说先前的诗词对小九来说,还看不清赵崇的面目,那么眼前的这篇三字经已经无限的拔高他的位置。

    至少小九可以确定,诗圣赵十三在世也做不出这样的启蒙读物!

    ……

    周家,周天行读完之后,把跟着自己当差的周文叫了过来,漫不经心的问道。

    “在一品堂的时候,你是不是对那个赵崇出言不轨了?”

    周文根本没有听出父亲的意思,毫不犹豫的把当天的事实说了一遍。周天行站起来一步一步的向他走去,嘴里不住地夸奖道。

    “很好很好,原先我只觉得你在重视方面的才能比不上你大哥,可是现在看来……你踏马的就是一个蠢货!”

    话音未落,打耳光已经呼了上去,一边呼还一直骂着。

    “惹谁不好,一惹就惹一个未来的大儒,甚至很有可能是文道圣人!”

    “你是真行,以后你当我老子吧!”

    在周文不断的惨呼之中,周天行似乎已经忘记,他先前在针对赵崇的过程中,也做出过不少努力!

    ……

    赵府。

    赵清平拿着那份印刷而来的三字经,读了一遍又一遍,丝毫不觉得厌烦。如果不是心里还挂念着其他事儿,恐怕再度上一天一夜,他也难觉困顿。

    良久之后,赵清平小心翼翼放在书桌上,而后生生的叹了一口气。

    “赵崇啊,赵崇,我还是小看你了。光凭这一篇三字经,你就已经超越老爷了!”

    先前的那三首诗,赵清平同样也拿到手了。越是如此,他越觉得这其中不太平常,不由的对此时的赵崇起了一份担心。

    “皇宫我是进不去,只要你能出来,老夫舍得一生性命也要保你安全。就是不知道那些暗中的老鼠会不会出手。一如当年……”

    ……

    刘府。

    刘伯达和刘北玄坐在大堂,久久不曾言语。

    最后还是刘北玄沉不住气,这也是因为对面是他老的,没什么需要提防的。

    “父亲大人,赵崇这是什么意思?昨天是三首冠绝天下的中秋诗词,今天又来了这么一篇三字经!”

    刘北玄不是不明白,只不过有些话他说出来不太合适。毕竟有的时候,他这位父亲大人考虑的实在太多了。

    站的高度不一样,考虑的问题,看到的风光,一定不会相同。所以在父亲开口之前,他不想冒冒然的暴露自己的意图。

    “你说赵崇会不会知道,咱们已经知道他和婵儿的事情?”刘伯达考虑半天,确实问出了这么一个问题。接着不等刘北玄回应,又接着说到。

    “我还是小看了他,或者应该说我们都小看了。”

    “三字经一出,文道之中,当有他一席之地。从今天开始,再也不会有人拿他和诗圣相比。”

    “因为赵崇就是赵崇!”

    “可是您不是说他有可能是赵十三的后人吗?婵儿的事儿,他应该不知道。”刘北玄接了一句,“还是现在有点搞不明白的事,他为什么要这么大张旗鼓?或者说,他这么做,背后是谁在撑他?”

    三字经的意义,刘北玄更清楚。

    他曾经带兵打了十几年仗,关于夏朝的军队,没有人比他更有发言权。

    如果那些人都能熟背三字经都能识字儿,夏朝的军队的战力最少还能往上提一节!

    “为今之计,只有等了!”

    听父亲这么说,刘北玄也熄了进宫一探的心思。

    白天还好说,夜探皇宫,那是找死无疑!

    到了此时,赵崇所书写的内容几乎已经传遍上京城的每一个角落,无论是庙堂高管,还是黎明百姓。

    而坤宁宫的陈拱,看完手中第一册的内容之后,老泪纵横,仰天高呼,“我夏朝后继有人了!”

    刘姿婵面无表情,嘴角却是微微翘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