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1028章 尾大不掉,传统企业的园囿

    第1028章尾大不掉,传统企业的园囿

    “这次我们中高层管理也应该好好的思考一下,我们的经营思路在哪里需要改变一下。以前好的时候,我们根本不需要改变,现在坏了知道改变为时未晚,都回去总结一下。”

    面对自己的总经理,还有分公司的一堆经理,胡金宇语重心长。

    所有人都拿着本子把老总的话记了下去,半小时右后,人们陆续离开,只有总经理没走。

    “胡总,我们集团的财务看来需要换一下了。自从我们和一元制造合作以后,我就研究过对方的投资思路。很值得我们学习,季东来这个人了从很早的时候就雇佣了记账会计。”

    “当初对方的公司还是一个作坊的就花高价养活着这个爹,事实证明有这么一个人对于一个集团太重要了。当下赵树影已经成立了单独的财务公司,一元制造和很多公司的账目都在这家财务公司那边掌握着。”

    “这个人非常厉害,一元制造下属这么多家公司,每一家分公司的账目对方手下都有专门的人负责。一元制造公司的账目上几乎没有一笔闲置资金,一旦有了闲置资金,对方就会做短期理财,或者短期投资。”

    “您或许还不知道,今年年初四月份的时候,赵树影把一元制造的全部头寸几乎都砸在了大蒜上面,光是这一笔投资,对方就帮助一元制造净赚了差不多四五个亿。”

    “相比赵树影这种会计,我们集团的财务就弱的太多了,只会进行一个简单的记账,做账,但是却没有提出过一个合理的财务分配方案。”

    “季东来在国外的那个会计,是对方从母公司斯维尔高薪挖过去的,对方这两年把一元制造在国外的收益,绝大多数都投资了当地的物产,现在升值了至少三倍。”

    “而且在一元制造内,每一项开支,都有专门的财务部门进行核算,管理。就连每个部门每个月需要多少手纸,多少肥皂,多少吨水都有人管理。”

    “从企业建立之初,对方就上了ERP,我们企业上的不比对方晚,但是会管理和使用这个软件的人却凤毛麟角。我们企业效益好的时候,只懂得给职工分钱,给股东分红,却没想过任何一次有效的投资,所以才造成了当前的局面,胡总,我想我们是时候应该改变了……”

    总经理那边拿着笔记本,对着胡金宇一阵输出。

    如果是以前,胡金宇一个字都听不进去,因为煤炭的效益实在是太好了。

    什么叫做以量取胜?这就是!

    有人曾经算过煤炭的产值,九几年的时候是十块钱一吨从矿井下面上来,接着拉出煤矿三十块钱。双倍的利润,这还是小煤窑。

    天翔这种重量级的大型煤炭企业,成本更低,利润高的几乎是离谱的。

    这些年煤炭的价格一路高歌猛进,成本略有升高,但是利润仍旧是非常高的。如果不是环保开始查,天翔成本还是维持在低位。

    在传统的道路上闭着眼睛裸奔跑出一百二十迈的速度,那种感觉是空前绝后的。可是一旦路不好走,就绝对不是鼻青脸肿那么简单,跑得越快摔得越惨。

    以往的财务管理在整个集团来看就是个笑话,账上那么多钱发愁花不出去,操心这些乱七八糟的?

    什么手指,自来水,乱七八糟的管理。只要上面大股东过来检查的时候,我们做的不错就可以了。而且股东也不会那么在意,毕竟账面上纳闷可观,这点都是小事,分钱了大家都高兴就行,现在呢?

    胡金宇不得不重视对方的这番话,因为整个集团公司,现在缴纳水费都困难。光是整个集团大楼,上个季度的水费一百二十万。

    如果是以往,胡金宇看都不会看一眼,大笔一挥就签了。

    这次财务危机了,胡金宇扫了一眼,发现了里面严重的猫腻。询问了总经理才知道,隔壁单位的施工,用的是集团大楼的自来水。

    什么时候接过去的,没人知道。到底用了多少水,也没人知道。谁同意的,也没人知道!

    如此的管理,公司财务不出现问题只能说是市场太好了。

    精细化管理?

    谈何容易,让哪一个分公司把财务交出来谁愿意?刚刚那些分公司总经理,每一个首下都有财务经理,没有一家帮助集团提出管理方案,现在集团总经理提出来,胡金宇不知道该说什么好。

    “只能说慢慢来吧,我们这么大的企业,牵一发动全身。前几年效益好的时候,动一动这些人的盘子,我们或许没问题,毕竟大家都不差一两口,现在……难!”

    站起身,望着身后巨大的落地窗,胡金宇感受到巨大的压力朝着肩膀上压来,心中一阵发堵。

    “胡总,或许这个时候如果我们改一下还有机会,不然我们弄不好会深陷财务泥沼不能自拔,准确的说是债务泥沼。”

    “我们集团的土地有一些可以作为房产开发,现在房市开始抬头,或许我们可以进行部分投资。这样能够减轻部分债务,另外我们可以和其他企业联合做一些事情。”

    “如果这些都不做,我们现在能做的也只有出售旗下的一些有形资产来给银行那边信心。如果这些都不做,经济危机还继续持续的话,那我们的集团业务弄不好支撑不过三年。”

    望着胡金宇再次岔开话题,总经理那边眼睛里满是失望。

    从外面看,天翔如日中天,是省内重点大规模企业,省内领导动不动就来视察,也是标兵企业。但是深处内部的人才能看到,企业早已经千疮百孔。

    进入企业之初的蛰伏,到后来的逐渐崭露头角,接着是心中的意气风发,对方已经做了好几次尝试,希望帮这个企业做出改变。

    深耕产业,避免盲目扩展。

    只不过每次都是事与愿违,天翔的管理层依旧我行我素,蒙着眼睛在传统的道路上拉着员工一起裸奔。现在经济寒冬来了,不光是丢人现眼的事情,体量越大,被冻死的几率越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