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389章 武举试

    李娇这么一想,便又郁闷起来,大嫂可未必会同意,只好歇了心思。

    这一顿李勇一连吃了四大碗,菜都可以不要,只吃白米饭,就已经很好吃了。

    鲁氏感叹道:“想不到城里的生活这么好,原来吃的都是白米。”

    李明亮听着这话却不赞同,说了城里也有过不好的。

    李家两兄弟送了米过来,就要回城里去了,见妹妹只是回娘家住上一段时间,并没有在周家发生什么事,也就放了心,这就回城里去。

    大哥的武举考试在即,他们也得在城里给大哥加油打气。

    李勇说道:“要是我李家出了一个举人,我李勇一定给老祖宗的坟好好修修,做上十天道场。”

    李娇在一旁默默地听着,心里也盼着大哥能考中。

    转眼到了武举乡试的时候,原本不太重视武举考试的地方官员,这一次也都纷纷积集起来。

    这一次武举试,里头有靖王亲自观战做评审,又有陵城商会会长孙琰和靖王之子参加,转眼成了陵城百姓津津乐道的事。

    李府里,李三福坐在书房里,看着手中的兵书,心头还有些紧张。

    李芸和赵成志偷偷从外头溜进来,两人来到李三福身边,李三福将女儿抱坐膝头。

    芸姐儿便说道:“爹,我得考考你了,先前我让你抄的字帖,可都记熟了。”

    李三福很有些无奈道:“抄了那么多遍,算是记熟了。”

    于是芸姐儿便说道:“那爹知道这些答案的出处么?”

    李三福想了想,提到了几本兵书中的要点,芸姐儿再补充了几句,这一下小家伙满意了。

    武举文试这日,天还没亮,李府已经亮了灯。

    挺着大肚子的白锦一夜没能睡好,早早起来就去了厨房给三福做早饭。

    芸姐儿早早起来,却是给自家父亲准备笔墨纸砚。

    等李三福起床时,桌前摆着四菜一汤,一大碗白米饭,还有一个打理整齐的书篮。

    李三福一脸的感慨,这是他一个人参加武举,全家人都出动了呢。

    一家三口就这么开心的在桌前吃过早饭,奇叔亲自赶车送李三福去考场。

    武举文考不在贡院,而是练武场,原先的练武场只有兵器和马匹,现在增加一个文试,就从中隔开做了文试的考场。

    也没有号房,就是分开坐着的桌椅,考官和评审在高座上看着,文试过了撤了桌椅,就是武试的场地。

    以前置办的简略,那是不重视武举考试,今年在靖王的要求下,就准备的妥善些了。

    李三福提着书篮上了马车,回头看了妻儿一眼,交代道:“莫急,我会考个好成绩回来的,你们在家里等消息就好,不要去那儿接我了。”

    白锦拉着女儿的手朝他告别,她的确也没有打算去接他,自己还挺着个肚子呢。

    马车到了考场外,就见这儿来了不少人,有地方富绅和官员。

    李三福到这会儿才发觉这一届的武举考试,报名的人不少,再仔细看去,这些富绅和官员家里养的人不少。

    李三福正要提着书篮入考场,孙琰的马车就来了,孙琰一下车,那真是前拥后簇,个个都显得有些巴接的样子。

    孙琰一身白衫,与往日没有两样,李三福看了一眼,发觉他面色有些苍白了,莫不是哪儿不舒服?或者是他多虑了。

    李三福没有再理会,先行入了考场。

    孙琰看到他进去的背影,脸色微微一变,此时白府的马车来了,白家姐弟从上头下来,白维看到孙琰,尤其看到他有些苍白的面容,淡淡一笑,眼神微微一闪,也不多话,就快步往里头走。

    今个儿武举试,藏龙卧虎,连世子爷都参加了,看来有好戏看了。

    李三福进了考场,找到自己的名字,就这么坐下来,书篮已经被考官翻看了几遍,里头除了笔墨砚台,还有一张充饥的肉饼,就没有别的了。

    而且他家媳妇想得同到,那肉饼是有肉馅的,怕考官翻查,直接将饼子切成了小份,一眼能看到里头的肉馅,不可能有夹带。

    锣声响起,众考生入座,很快空着的座位都坐满,一眼望去,黑压压一片,弄得比文举考试还要热闹,参加的人还要多,这怕是陵城有史以来第一次。

    靖王坐在高座上,他朝自家儿子看了一眼,再看李三福时,满意的点了点头。

    考卷发下来了,李三福不慌不忙的打开考卷看题,然而只看了一眼,他就面露惊色,随即看了一眼考官。

    那考官面色严肃的开口:“考生莫东张西望,好好考,过了文试,才有你们发挥的一席之地,若文试过不了,功夫再高也无用,只能称之为莽夫。”

    不少人已经提笔写了起来,李三福连忙收回目光,面上的惊讶之色褪去,取之而来的是心头的欢喜,他家女儿是他的福星,竟然连题都猜对了。

    李三福磨了墨,不紧不慢的拿起笔来,熟稔的写下答案,连字迹都比平素随手写的要工整不少。

    毕竟是他练了好久的字帖,唉,这文试他大概是能过了。

    李三福写得认真,可考场里却有不少人看着试卷发呆,里头的字都认不全,要怎么写,大概是能写上他们的名字,还是歪歪扭扭的。

    让他们提刀上阵可以,干嘛要他们写字,读书识字太痛苦了,要是有那读书写字的天赋,还学什么武,不就参加文武了么?

    这不,考场上抓了自己几把头的不在少数。

    坐在高座上的考官见了,无不摇头,监考文试的,多是文举出身的举人或是进士,他们可谓是饱读诗书。

    这些人本就对武举考试不太认同,风俗和传承中,练武的都是莽夫,让他们监考文试,恐怕这些人也写不出个什么来。

    不过靖王门下,亲儿子在考试,新收的徒弟也在考场,不知道会是哪一个更厉害。

    想起刚才靖王所说的,他不接手考卷,到了临考之前,靖王也只是坐在一旁观看,靖王爷果然不愧是燕国的战神,光明磊落,不落下半句话柄。

    就在这个时候,原本正写得入神的孙琰,忽然眼前一黑,他心头一惊,再看考卷上的字,已经开始变得模糊。

    孙琰向来意志坚毅,连忙咬伤自己的舌根,才令自己清醒了些许,这才奋笔疾书,乘着这片刻的清醒,赶紧写完考卷。

    原本他还有不少说词,对两军交战的战术,但他知道,自己没有时间了。

    当他最后一笔落下时,直接晕倒在桌上,笔落到了地上。

    考官过来推了推他,见他神智不清,连忙叫来护卫将人抬走,临走时,考官看到已经答完的考卷,松了口气,再看最后落下的几笔如此的匆促,可见他当时的情况。

    文举考试最容易出现考生身体不适,没想武举试也会如此,不是练武的都身体好么。

    这边引起小声的喧哗,但很快就被考官压制下来。

    靖王看到义子晕厥,便起了身,也没有了心思监考,直接去了后头休息的地方,照顾义子去了。

    李三福写得认真,那边动静不大,倒是没有打扰到他,很工工整整的将答案定完,这才满意的放下了笔。

    考官经过他身边,朝那考卷上看了一眼,很有些意外,不免停下了脚步。

    正在这时,锣声响起,众考生交卷了。

    李三福身边的考官朝他看来一眼,眼里有鼓励。

    李三福提着考篮从考场出来,外头只有奇叔等着,问姑爷听了肉饼没有,李三福摸了摸空了肚子,一张肉饼不耐吃。

    “我回去吃媳妇做的饭去,这外头的不好吃。”

    奇叔立即赶着马车走了,留下后头对答案一脸唉叹的考生。

    回到府上,李三福放下竹篮就去找媳妇,就见桌上摆着一桌子好吃的,人却是不见。

    李三福正要问媳妇儿去哪儿,外头赵祥带着儿子提着几坛好酒过来了,随后还有许久不见的宋海宋伟两兄弟,还有马延也都跟了来。

    李三福很有些意外,他们三个一直跟在孙先生身边做事,许久不曾回陵城,真是难得一见。

    几人坐下,白锦带着下人又送来吃食,原来媳妇在厨房里准备着呢。

    这边开大桌,由他们几人叙叙旧,白锦和王氏带着孩子在旁边开小桌,也庆祝三福考试归来。

    没有人问李三福考得如何,可把李三福给憋坏了,是都担心他考得不好么。

    终于酒过三巡,赵祥问了一嘴,李三福立即说道:“这一次文考,真不成问题,我跟你们说,我大概是要中举了。”

    这话给说的,众人都看向他。

    “文考能过?”

    赵祥还有些不相信。

    芸姐儿在那边对母亲说道:“我就说我爹最厉害,他文考一定能过的。”

    小孩子的话传到这一桌,这一下更高兴了。

    三天后出结果,今个儿试也考完了,非把李三福给灌醉不可。

    李府是热闹的,孙府就不太欢喜了,孙琰是被人抬回来的,大夫看了,他这是吃醉了酒,可是孙琰没有半点酒味,那还有一种解释,就是中了毒。

    毒药不伤身,只是让人醉一场。

    靖王还有什么看不出来的,这是不让义子下考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