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从前,腊八一过就是年。大家一起写福字,写春联,在红包上面写祝福。而我最喜欢给大家擦皮鞋,家里老人小孩的皮鞋都被我擦得锃光瓦亮。还喜欢摆放各类贡品和贡器。奶奶一直说我做这些一直做得很好,现在想想,原来我的仪式感是从小熏陶养成的,审美也是在孩童时代形成的。筷子、味碟、汤匙等的摆放方位都有明确的要求,供桌上的水果和点心都是有严格的数量要求,这项工作是最为神圣的,每年都由我来完成,并且从未失误过,想到这一点我还是蛮得意的。男孩子喜欢放鞭炮,小表哥特别喜欢捉弄我,在我脚下面放摔炮,为此留下了到现在都没根治的“怕炮”后遗症。一大家人一起吃饭,姑姑是搞笑担当,因为她有个“特殊技能” 就是说话的时候不会干活,大家也都习惯了这一点,其实应该是一家人在一起就应该学会包容。晚上家人团聚,灯火通明,小孩们看着春晚,大人玩着扑克牌,到整点的时候就会老老少少齐上阵找一片空旷的地方开始放烟花。这一幕幕就像在夜空中绽放的烟花一样,璀璨永不褪去,永远记忆犹新。虽然岁月流逝,但亲情和传统永远不会改变。它们就像夜空中的星星,默默地守护着我们,让我们在人生的道路上不会迷失方向。
如今,烟花已经很少再能被人们看见,甚至连学习课题都变成了“年味去哪儿了”这样的话题。是啊,过年时大家都会觉得少了些什么,但又说不出来具体是什么。回到老家后才发现,一家人经常会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而无法团聚在一起。有的是因为工作繁忙、路途遥远;有的是因为家庭矛盾、个人选择等问题。每当看到这些文字的时候,往往这个时候最为伤感的就是家中的老人,可能是我们自己的父母,也可能是父母的父母。他们辛苦了一辈子,盼望着儿女们回家团圆,却总是失望而归。他们心中的寂寞和孤独,又有谁能理解呢?也许,这就是生活的无奈吧。
今天依旧在忙碌地工作着,年的脚步已经临近,但那股年味还未扑鼻而来。窗外的雨雪纷纷扬扬,预示着来年的丰收。今天,我独自去看了一场电影,那种满足感难以言喻。看完后,我慢悠悠地晃荡回家,享受着这份独处的时光,感受内心的平静与喜悦。
随着时光的流转,我们在不知不觉间已然长大成人,离开了父母的庇护和视线。曾经年少的梦想和憧憬,如今似乎变得遥远而模糊。我们渴望成为那个曾经向往的自己,但岁月的洪流已将我们带离了青葱懵懂的岁月。
回首往昔,那时的我们还年幼,小得能被父母紧紧地抱在怀中,小手牵着他们的大手,一同漫步于大街小巷。然而,时光荏苒,如今的我们已成长为独立自主的成年人,踏上了属于自己的人生道路,见识了更广阔的世界。
特别是在这个人工智能飞速发展的时代,科技的进步让我们与父母之间产生了一种“不可控”的距离感。我们沉浸于虚拟世界,追逐着潮流,而父母们可能难以理解这一切。尽管如此,亲情的纽带始终紧紧相连,无论时间如何流逝,我们依然是父母眼中永远的孩子。
或者说,你有没有想过,或许不是年味淡了,是过年开心的不再是我们这一代人了。
一年又一年悄无声息的流逝,年像是一个小伙伴,一只手拿着新颖有趣的玩具,另一只手掂着珍馐美食,大声的召唤着我们,让我们心驰神往。我们渐渐的长大,年像是伴随着我们成长,他由一个活泼淘气的孩子变成彬彬有礼的少年,在岁月流转中又变成了深沉稳重的青年。年不会再像从前一样和我们一起玩鞭炮游戏,不会再像从前一样和我们一起愉快的吃食物,也不会再像从前一样和我们奇思妙想。
人在,年味就在。年味,是满心欢喜的归乡路;是置办年货的热闹市场;是老一辈的人追忆团聚的美好时光。这种“味”是独特的归属感。每当过年时刻,千里归途,万家灯火,总有一盏是为你而留。这就是年味真实的体现。仔细想想,年味真的变淡了吗?其实不难发现,我们在感叹年味变淡时,不自觉间代入的是现在的小朋友不能放烟花,不在乎大鱼大肉,新媳妇习以为常。或许,不是年味淡了,而是时间偷偷溜走了。已经长大的我们,必须要寻找着新的年味。
年味里有说不完的故事,年味里有思不尽的回忆。年轻人忽略了“年味”的本身,从而感叹年味变淡。时代步伐永不停息,恰恰需要我们年轻人,营造出新“年味”。这种“新”,其实可以是春节游戏阖家欢、拜年开创新形式、过年旅游七天乐……但是无论如何变,都不能忘了年味背后的中国情。年味里饱含人们对和谐美满的向往,对健康平安的渴望,对来年顺风顺水的追求。年,永远是人们追随的味道,它不会变淡!
年味渐浓,归程千里是团圆。愿尘世间所有的漂泊,都心有归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