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个春光和煦的傍晚,微风带着花香轻轻拂过,黎晓正在厨房里忙碌着准备晚餐。突然,一阵急促的门铃声打破了这份宁静,她匆忙地放下手中的厨具,走向门口。透过猫眼,她看到了父亲黎泽天独自站在门外,那高大的身影在昏暗的灯光下显得有些落寞。
黎晓心中忐忑不安,仿佛是平静的湖面被投进了一块石子,泛起层层涟漪。她没有接到父亲的任何电话,这突如其来的到访让她感到有些手足无措,她无法预测这次会面又会带来怎样的转折。她转身蹑手蹑脚地跑回客厅,凑近正在阅读报纸的母亲姜燃耳边,轻声问道:“妈,我爸来了,我们该怎么办?”
姜燃眉头微皱,她放下报纸,心中也涌起一阵紧张。她轻轻拍了拍黎晓的手,示意她保持冷静。“我回卧室躲一下,你正常招待你爸,就说我出去散步了。看看他到底想说什么,我们再根据情况应对。”说完,姜燃悄悄地走进卧室,关上了门。
窗外的风轻轻吹拂着,带来一丝丝凉意。姜燃默默地坐在床边,开始思索黎泽天突然到访的可能原因。是想要再次逼迫她离婚?还是希望她能回到那个家?无论如何,她都已经下定决心,不再回到过去的生活。她深知,黎晓也绝对不会同意她再次回到那个家。姜燃做了几次深呼吸,心中暗自祈祷黎泽天这次不是来找麻烦的。
而此刻,黎晓已经调整好心态,走出房间去迎接父亲。她热情地请父亲入座,并轻手轻脚地将各式饮料与新鲜水果摆放到茶几上。随后,她略带疑惑地询问父亲,为何此次突然来访并未事先电话告知,是否有何重要之事?
出乎姜燃和黎晓的意料,黎泽天表示此次到访并无他事,只是“想来看看你妈”。当得知姜燃外出散步时,他并没有打算等待,而是从手提袋中取出一个厚厚的大信封,微笑着递给黎晓说:“这四万块钱给你妈,用于治病或买药,随便她怎么用。我现在手头就这么多钱了。”说完,黎泽天将信封轻放在茶几上,准备起身离开。
看到父亲语气平和,此行竟是为了给母亲送钱,黎晓心中不禁涌起一股暖流。她猜想,或许是上次在结婚登记处,工作人员耐心细致的解释让对法律常识懵懂的父亲如梦初醒。原来,父亲并不是那么不近人情。
于是,黎晓关切地询问父亲是否吃过晚饭,并表示想留他共进晚餐或者请他出去吃。黎泽天却摆摆手说已经用过晚餐。他又关心地问起黎晓为何这么晚还没吃饭,黎晓微笑着如实回答:“每天下班后都要先接孩子放学,然后再回家做饭,所以晚饭会吃得晚一些。”说着,她送父亲走出了门口。
“你就好好照顾你妈吧,别总惦记着我。没空也不用特意来看我,自己也要多注意身体。”黎泽天语气平静,话语中透露出温和,这种转变让黎晓对父亲既感到陌生又心生温暖。
“爸,您也要照顾好自己。有什么事,随时给我和我哥打电话。”黎晓轻声叮嘱,随后招手叫来一辆出租车。她询问了价格,提前付了款,细心地打开车门请父亲坐好,再轻轻地关上车门。黎泽天朝她挥了挥手,示意她回去,黎晓也挥挥手,目送着出租车渐行渐远。
望着车子消失在视线中,黎晓的脑海中浮现出父亲那瘦削的背影,以及母亲身上那日益膨胀的肿瘤,心中一阵沉痛。她抬头望向傍晚的天空,新月如唇,繁星满天,这一幕让她的眼睛不禁湿润了。
此刻,酷爱音乐的黎晓心头突然响起了毛阿敏那首熟悉的旋律——《篱笆墙的影子》。那歌声仿佛穿越了时空,与她的心境相契合:“星星还是那颗星星哟,月亮还是那个月亮,山也还是那座山哟,梁也还是那道梁。碾子是碾子,缸是缸哟,爹是爹来娘是娘……”
那句“爹是爹来娘是娘”的歌词,在黎晓心中却泛起了别样的涟漪。她的心中五味杂陈,感慨良多。眼前的爹娘,已不再是过去那熟悉的模样,一切仿佛梦境般迷离,陌生中夹杂着无奈。黎晓只能默默祈祷,愿父母各自安好,过上他们想要的生活。
黎晓深知,从今以后,她将不再是那个被父母宠爱的娇娇女,父母已步入晚年,有着各自的人生轨迹要追寻。同时,她也不再是那个被丈夫呵护备至的小公主,他亦无需为她分担这额外的负担。如今,她必须肩负起“上有老,下有小”的责任,这是每一个步入中年的人都应担起的重担。
“晓晓,把钱收好。我既然住在这儿,这钱就给你们用,你想怎么花就怎么花。”黎晓刚一进屋,姜燃便笑着将那个沉甸甸的大信封塞进了她的手中。
“晓晓,听话,收下吧。”姜燃见黎晓似乎想要拒绝,又轻轻攥了攥她的手,眼中流露出无尽的慈祥、喜悦与真诚,“这段时间,我知道你为了给我买药花了不少钱。以后还需要继续吃药,你知道,妈不愿多操心。”那话语中的温暖与关爱,如同春日的阳光,温暖着黎晓的心田。
黎晓顺从地收下了那笔钱,表示会替母亲妥善保管。她敏锐地察觉到,母亲此时心情大好。黎泽天态度的转变,的确让姜燃感到意外和欣慰。四万元钱虽然不算多,但黎泽天也提到了自己手头紧,这至少表明了他的态度,也显示了他已经明白家庭财产应由夫妻双方共同拥有的道理,这让姜燃心里感到十分舒坦。况且,她和黎晓都不是那种把金钱看得太重的人。
对于姜燃母女而言,2007年这个猪年,无疑是财运亨通的一年。不久后,又有一份意外的馈赠悄然降临。
初夏的一个午后,微风拂面。傅云婉,那位集美貌与温婉于一身的女子,如约而至,前来黎晓家探望姜燃。为了这次久别重逢,姜燃特意让黎晓准备了新鲜的水果,并亲手沏了一壶上好的铁观音明前茶,以此热诚地招待这位年轻时的闺蜜知己。两人故友重逢,悲喜交加,仿佛有说不完的话。
傅云婉早年曾是新生堡村的上山下乡知识青年,比姜燃小几岁。这位来自城市的姑娘,在村里并无亲人,与村民们的共同话题也不多。除了青年点的朋友们,她最亲近的便是姜燃了。
那时的姜燃已经是两个孩子的母亲,并在村里的小学任教。傅云婉总是亲切地称呼姜燃为“姜姐”,而姜燃也非常喜欢这个美丽且充满活力的妹妹。每当家里做了好吃的,姜燃都会邀请云婉过来一起享用。而当云婉遇到痛经、感冒等困难时,也常常会向姜燃寻求帮助。在云婉的心中,姜姐不仅是她的知心姐姐,更是她的智囊团,为她解决了许多生活中的难题。
其中最为棘手的一件事情,便是云婉一直想要返城,不愿在农村扎根,更不想在农村找对象。然而,她天生丽质,总是有人给她介绍对象,甚至连村领导家的亲属也位列其中。云婉年纪尚轻,既不想匆忙地处对象,又怕得罪人,一时之间陷入了困境。她再次向姜燃求助,为她出谋划策。在姜燃的巧妙安排下,云婉成功地摆脱了困境,既没有得罪人,又顺利地实现了返城的愿望。
这段经历让云婉对姜燃的感激之情更加深厚,她深知,没有姜姐的帮助,自己或许还会在困境中徘徊。而姜燃也为能够帮助云婉感到欣慰,两人的友谊在这段经历中得到了进一步的升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