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说苏鸳珍这一世的悲痛欢乐都是源自什么,那这东西一定是出处,是起源。
自己的身份大起大落,几次悲欢离合,皆与这东西有关。
那竟然是貔貅符!
“陛下不是说,这东西已经找不到了吗?”苏鸳珍甚至没有勇气再拿起貔貅符,只立在一边,一双眼睛在那东西之上上下打量着。
徐良一露出一排牙齿,笑了笑,“不然为何说咱们陛下对娘娘您才是真正心疼呢?”
原来,自打欧阳洺进了宫中之后,便四处搜寻了貔貅符。
一来,这东西本就是杨毅川与这世界为数不多的的联系。
他的一生,喜是因为身怀此物,悲也是因为身怀此物。
一时之间,倒是也说不准,这东西对杨毅川而言,究竟是欢喜,还是悲哀。
二来,自己与苏鸳珍得以经历如此多的事情,也都是因为这东西。
无论如何,总要寻到它,给众人一个交代。
苏鸳珍知道,这话虽然说起来不过是淡淡几句,可是各种困难,只怕是只有欧阳洺自己知道了。
如今可好,桑卓的东西和欧阳洺的东西都交到了自己手中。
想来,他们夫妇若是地下有知,只
怕是也可以瞑目了。
苏鸳珍望着那貔貅符,久久不能释怀。
见状,徐良一又向前一步,“还有一个人,想来皇后娘娘也想要见她很久了。”
苏鸳珍一愣,缓缓转过头,瞧着徐良一。
徐良一没有说话,只对着屋外拍拍手。
灵儿站在最靠近门边的地方,下意识地往院中看去。
她只瞧了一眼,立即开心得跳了起来,“娘娘,是映葭!是映葭!”
闻言,苏鸳珍也是心中一喜。
她一步上前,瞧着屋外的方向。
果然,映葭穿着一身碧绿色的衣服,一步一步从院中往屋内走来。
她走得很慢,脸上一直戴着笑容。
灵儿早已经按捺不住自己的性子,两步冲了出去。
苏鸳珍虽然也想冲出去,可是顾及着自己如今的身份,却是站在原地,一动不动。
灵儿迎着映葭走进屋内,苏鸳珍这才发现,映葭的腿竟然有几分跛。
她的目光落在映葭的膝盖之上,果然看到映葭右腿的小腿似乎有几分不轻便。
“给皇后娘娘请安。”映葭才走进屋中,便甩开自己身前的长袍,想要跪在地上。
见状,苏鸳珍一把扶住映葭的肩膀,拍了
拍她的手背,低声道,“不必了。”
“娘娘。”映葭抬起头,眼中含着泪水,望着苏鸳珍。
苏鸳珍心下一沉,握住她的手腕,低声道,“你的腿……”
“不碍事。”映葭微微闭着眼睛,轻轻摇摇头,“陛下已经寻了最好的大夫给奴婢诊治,可是当日受得伤许是太重了。不过,您放心,能活着见到娘娘,奴婢已经很开心了。”
灵儿立在一边,听到这句话,眼泪在眼眶之中打着转。
她望着映葭的侧脸,手中的帕子都有几分颤抖。
“映葭,本宫落难之时,只有你和灵儿还在本宫的身边。如今,本宫一个亲人也没有了。你们,便是本宫最亲近之人了。”苏鸳珍望着映葭的眼睛,心中也是百感交集。
这两个丫头,可谓是她身边最亲近之人。
当年,自己在尚书府之中什么地位也没有,她们二人未曾选择新主,而是留在自己身边。
如今,自己身边什么人都没有了,只剩下她们两人,这一切也不知是命运的安排,还是人为的造化。
“娘娘。”徐良一见她们主仆三人想是有不少话要说,这才上前一步,“奴才已经将陛下
要奴才送来的东西全都送到了。陛下说了,您主仆重逢,是该好生闹一闹,喜一喜的。今日,这昭归宫中,不许外人进入,便是天大的事情,也明日再说。”
苏鸳珍心中欢喜,别过身子,对徐良一点点头,“替本宫谢谢陛下。陛下送来的东西,本宫十分欢喜。”
徐良一得了吩咐,这才转身离开。
他才走出昭归宫,便见欧阳洺的轿撵正立在昭归宫的宫墙之外。
“陛下。”徐良一走上前,对欧阳洺行了礼。
欧阳洺一只手搭在轿撵之上,缓缓张开眼睛,瞧了徐良一一眼,低声道,“娘娘可还欢喜?”
“欢喜。”徐良一点点头,“陛下为何不亲自进去呢?您为娘娘思虑如此周全,为何不同娘娘一同欢喜欢喜呢?”
欧阳洺瞧了一眼昭归宫的方向,他依稀之间似乎还能听到苏鸳珍喜悦的声音。
想着,欧阳洺的嘴角上扬,露出一个淡淡的微笑,沉声道,“徐良一,你知道朕遇到皇后娘娘的时候,她是什么样子吗?”
徐良一哎呦了一声,“是奴才没有福气。当日,竟然不得伺候娘娘和陛下。”
欧阳洺摆摆手,“朕遇到
娘娘的时候,是她人生最低落之时。那个时候,朕已经娶了当年的太子妃,在朝中也是一片光明之色。可是,当日,朕第一眼看到娘娘的时候,便知道,这一世,朕都离不开她了。”
徐良一也是第一次听到欧阳洺说起自己和苏鸳珍的过去。
他抬起头,哦了一声,诧异地瞧着欧阳洺。
欧阳洺深吸一口气,接着说道,“那个时候的娘娘那一双眼睛坚定的让人害怕。她看向朕的时候,朕似乎能在她的眼睛之中看到未来,朕和她的未来。”
欧阳洺一边说着,一边转回头,将目光收了回来。
他低着头,把弄着手中的扇子,长叹一口气,暗自道,“朕这一生,唯一的希望,就是能永远在娘娘的眼中看到那份坚定,那份光芒。不管遇到什么事情,只要她在朕的身边,朕便足够了。”
“陛下……”徐良一有几分感动地望着欧阳洺。
人言道,自古君王多薄情。
却不想,眼前这一位竟然有着如此深刻的情感。
恍惚之间,徐良一似乎也被带进了二人的故事之中。
欧阳洺长叹一口气,抬起头,沉声道,“回上书房,召六部上书觐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