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472章 日益变好

    根据计划,他们安排了一队心腹侍卫,埋伏在狩猎场的外围,准备随时行动。

    “殿下,我们的人已经就位,只等您的命令。”周平低声报告。

    “很好。”慕卿微微点头,“一切按计划进行。”

    狩猎进行到中途,赵宇逐渐脱离了大部队,朝着偏僻的林间小路行去。

    李玉和慕卿对视一眼,知道时机已到。

    “行动!”慕卿果断下令。

    周平立刻带领侍卫队悄无声息地跟上,密切监视赵宇的一举一动。赵宇似乎并未察觉异常,继续在林中前行。

    在一片茂密的树林中,赵宇停下了脚步,四下张望。

    就在此时,周平和侍卫队迅速上前,将赵宇团团围住。

    “赵大人,请随我们一同回到营地。”

    周平冷静地说道,语气中透着不可置疑的威严。

    “你们这是何意?”赵宇面露愠色,试图保持镇定。

    “赵大人,事到如今,您应该明白。”李玉从树后走出,目光如炬地盯着赵宇,“我们已经掌握了足够的证据,证明您与叛军勾结,意图颠覆朝廷。”

    赵宇脸色大变,知道事情败露,试图反抗。然而,周平等人早有准备,迅速将其控制住。

    “你们这是诬陷!”赵宇声嘶力竭地反驳,但众人的目光中满是鄙夷。

    “赵大人,证据确凿,您还是随我们回去,向皇上解释吧。”慕卿冷静地说。

    赵宇被押回营地,百官闻讯皆震惊不已。

    皇帝姬晏礼在临时搭建的营帐中召集众臣,准备对赵宇进行审问。

    “赵宇,你可知罪?”姬晏礼威严地问道。

    “皇上,臣冤枉!”

    赵宇试图为自己辩解,但面对铁证如山,他的声音显得无比苍白无力。

    李玉将密探搜集的证据一一呈上,详细地揭露了赵宇与叛军的秘密通信以及他在朝中策反其他大臣的计划。随着证据的展示,赵宇的辩解变得越来越无力。

    “赵宇,你身为朝廷重臣,却与叛军勾结,实属罪无可恕。”姬晏礼冷冷地说,“来人,将赵宇押入天牢,择日再审。”

    随着皇帝的命令,侍卫们将赵宇押走,营帐内的众臣纷纷低声议论,感叹此次事件的惊险。

    虽然赵宇已经被擒,但李玉和慕卿都知道,这场秋狩之计只是解决问题的开始。

    朝中的暗流依然存在,他们必须继续保持警惕。

    “李大人,这次行动虽然成功,但我们仍需谨慎

    。”慕卿在营帐外对李玉说道。

    “是的,殿下。”李玉深有同感,“我们必须继续清查朝中的隐患,确保不会再有类似的事件发生。”

    “我会调动太子的势力,继续加强对朝中各方势力的监控。”慕卿表示。

    “我也会继续加强边境的防务,防止叛军再次卷土重来。”李玉坚定地说。

    秋狩活动结束后,李玉和慕卿回到京城,继续着手处理后续事宜。

    他们不仅要巩固这次胜利的成果,还要确保国家的长治久安。

    李玉加紧巡视边境,加强对各地官员的考核,确保每一位官员都能忠于职守。

    同时,他也在不断培训新的干部,为国家储备更多的人才。

    慕卿则在京城内着手改革,加强对官员的监察和管理,力求从制度上杜绝腐败和叛乱的发生。

    在他们的共同努力下,国家的局势逐渐趋于稳定,百姓的生活也逐渐恢复了平静。

    随着秋狩事件尘埃落定,李玉与慕卿投入到国家的重建工作中。

    虽然眼下的局势暂时稳定,但他们深知,只有从根本上解决问题,才能防止未来的动荡。

    京城的早晨,天色微亮,李玉已经在书房中开始了一天的

    工作。

    他手中的卷宗堆积如山,都是关于各地官员的奏折与报告。

    “李大人,您已经连续几天未曾好好休息了。”侍从小心翼翼地提醒道。

    “无妨,国家大事为重。”李玉微微摇头,继续专心于手头的工作。

    随着赵宇事件的曝光,朝中也掀起了一股改革的呼声。

    许多官员意识到,冗官横行与制度松散是导致腐败与叛乱的重要原因。

    “必须进行彻底的制度改革。”李玉在奏折上写下批注,决定将这一问题提交给慕卿与其他重臣讨论。

    慕卿对此深有同感,他召集了一次重要的朝会,邀请各部官员参与,商讨改革的具体措施。

    “各位,如今国家面临的挑战不仅仅是外患,内忧同样不容忽视。”

    慕卿在朝会上发表讲话,语气坚定。

    “太子所言极是。”兵部尚书赵恒率先附和,“我们必须从制度上进行改革,才能杜绝类似事件的再次发生。”

    经过一番激烈的讨论,朝中达成共识,决定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改革:

    首先精简冗官,裁撤冗余职位,加强对官员的考核,确保每位在职官员都能胜任职责。

    其次加强监察,设立更为严

    密的监察机构,杜绝贪腐行为,确保官员清廉。

    随后军事改革,加强对边防军队的训练与管理,确保他们能随时应对突发事件。

    最后民生保障,加大对民生的投入,确保百姓生活安定,从而增强国家的凝聚力。

    改革方案逐步实施,李玉与慕卿都意识到,只有真正解决百姓的疾苦,国家才能长治久安。

    李玉在边境地区巡视时,特别关注当地百姓的生活状况。

    他走访了一些受战乱影响的村庄,了解他们的困境,并督促地方官员加紧恢复生产,保障粮食供应。

    “李大人,感谢您的关心。”一位老农握着李玉的手,感激地说道,“是您让我们重拾生活的希望。”

    “这是我应该做的。”李玉微微一笑,心中感慨万千。

    与此同时,慕卿也在京城大力推动民生工程的建设。他倡导修建水利工程,改善农田灌溉条件,并鼓励商贸发展,以繁荣国家的经济。

    “只有百姓生活安定,国家才能真正强大。”慕卿在一次会议上强调。

    随着改革的深入,国家逐渐呈现出一种新的面貌。

    官员的素质明显提升,百姓的生活逐渐改善,国家的凝聚力也日益增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