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她正准备出门,却听门房说楚氏来访,她的眸光微转,知道定是楚晶蓝的意思,出门一见果真如她猜想的那般。于是两人再次向皇宫里递了贴子,皇后接见两人后心里暗暗好笑,却将两人斥责了一顿,待两人说出这是楚晶蓝的意思时,皇后也觉得甚是有趣,面上却不露分毫,只说这事已交由刑部处理,她再插手恐有不妥,但是楚晶蓝有这样的心思实在是女子中的典范,无论如何也得成全这份仁义之心。

    两人退下之后,皇后却在心里把两人骂了一顿,怕她们没事找事,却也觉得有些奇怪,楚晶蓝竟会替苏秀雅求情,这事情只怕是不简单。

    皇后久居深宫,奉行的素来是功利之思,从为都不信任何大仁大义之举,在她看来,那些所谓的大仁大义不过是为了达到某些目的而行的事情罢了,中间只会有更大的阴谋。

    皇后想起以前皇帝对苏连城的怀疑之事,心里一时间又有些百转千回,一时间也不能断定这件事情是楚晶蓝刻意挑拔皇帝和苏连城的君臣之谊,还是苏连城根本就是洛王的人,因为遇险所以才去求救。而楚晶蓝之前又被苏

    连城毁过名节,只怕是恨透了苏连城,又岂会如此大度的帮苏连城,而苏秀雅几次三番要害楚晶蓝的性命,楚晶蓝若非因为某些特定的原因断然不会为苏秀雅求情。

    皇后越想这件事情便越是觉得有趣至极,觉得应该为这件事情再做一些事情,这样才能看得到后续的发展,只是这件事情还得知会皇帝。

    皇帝听完皇后的分析之后来,眸子里泛起了一分寒意道:“以前朕只是怀疑苏连城是王叔的人,如今倒更加确定了,他的胆子倒是越来越大了,这一次的事情竟做的如此明显!”

    皇后轻声道:“依臣妾看来,这件事情之中只怕还有曲折,皇上何不召苏连城进宫问问详细情况?”

    “有什么好问的!”皇帝微愠道:“这件事情已经很明显了,枉朕对苏连城一直信任有加。”

    皇后知道皇帝已经动怒了,当下又道:“洛王素来诡计多端,这件事情也极有可能是他的障眼法,圣上聪明无比,定能识得清。”

    皇帝淡淡的看了皇后一眼,皇后却又浅笑道:“如今朝中有能力的大臣已经不多,苏连城也是有些本事的,其实这事也可以借力

    打力,更可以试试苏连城的心。”

    皇帝闻言倒升起了几分兴趣,当下便问道:“如何借力打力?”

    皇后微笑着在皇帝的耳畔说了几句话,皇帝笑道:“皇后果真聪慧过人,是朕的贤内助!”

    皇后温雅一笑,皇帝又道:“今夜朕去皇后那里宿。”

    皇后心里满是欢喜,当下忙道:“臣妾这便回去准备。”

    皇帝的嘴角微扬,皇后施了个礼便退了下去,他看着皇后的背影眼里满是深思之色。

    当天下午,宫里便传出了诣意,苏秀雅流放之罪可免,但是当众责打之罪却不能免,打完之后,便责令苏连城将苏秀雅送离西京。

    苏连城听到这份诣意后暗暗松了一口气,知道苏秀雅的这一条命是保住了,只是依着苏秀雅的性子,当众被打三十大板,只怕也是受不住的,当下便花了些银子买通了行刑的官吏,让他们在暗房里行刑。

    苏连城在门外听到苏秀雅的哭声,心里却升起了一阵迷茫,既为她心痛,又恨她实在是太能生事,他这一次去求楚晶蓝救人实非他所愿,却也知在这世上,这一次能救苏秀雅的也只有楚晶蓝了,而楚晶蓝救完

    苏秀雅之后会带来什么样的后果,他心里却是比谁都清楚。

    只是楚晶蓝的救人之法却在他的意料之外,他听说这一次的事情是楚氏和田氏为她不平而起,这一次事情的解决也是由楚氏和田氏出面,他知道楚晶以前从未来过西京,以前和楚氏、田氏并不相熟,她们为何会如此倾力帮楚晶蓝呢?

    他想到楚氏时,心里猛然想起了一件事情,他记得在他还小的时候,曾听苏老爷说起过楚晶蓝原本还有一个姑姑,只是早年和楚老爷生过一场误会,一个人离家出走,至今音讯全无,如今想来只怕那楚氏和楚晶蓝是有些瓜葛的。而那楚氏在京中妇人圈里,是出了名的聪明和厉害,想来田氏也是被楚氏利用去帮楚晶蓝的。

    他心里暗叹楚晶蓝实在是太过幸运,到哪里都有贵人相助。他细细的想了想眼前的局势,只觉得皇帝和洛王之争的胜算实是越来越小。而皇帝却一直自我感觉良好,自己的坠入洛王设下的圈套之中却浑然不觉,实在是愚蠢至极。

    苏连城心里清楚,只要他稍加提醒皇帝必然会有所提防,这件事情若是放在他入狱前,他是想

    都不会想便会以忠君之心向皇帝示警,可是在面临皇帝的诸般猜疑之后,他便知所有的一切并非如他之前想的那么简单。

    他曾想过若是将这件事情告诉皇帝,是否会赢得皇帝的信任?他在小寺里思前想后想了许久,得出来的结论却是一个字“难”,他和皇帝做了这么久的君臣,平日里他也算是为皇帝想了许多,可是就算他为皇帝想再多也没有用,皇帝并不信他,只因为些许小事便生起了百般怀疑。这一次的事情纵然示了警,只怕皇帝的心魔犹在,根本就解决不了根本问题。

    苏连城饱读诗书,却并不是那种愚忠之人。因为书读的多,所以他更加明白在皇权交替之际若是站错了队会有什么样的后果,轻则身死,重则灭门。而如今的皇帝在他看来并非贤明的君主,生性多疑而又暴戾,朝中的大臣大多对他心生不满,只是皇权压身,大多数人都是表面臣服,若是洛王一起事,只怕那些大臣都会揭竿而起。

    反观洛王,这些年来早有仁义的名声,在朝中也有贤王的美誉,平素做事是滴水不漏,皇帝数次和他交手,都没有占到便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