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54章 原赵家村人到江宁府

    寒风凛冽,冬日的余威尚未尽数退去,原赵家村的村民们踏上了前往江宁府的漫长旅程。

    这是一场对生存的渴望,对未知未来的期许,更是对家族团聚的深切向往。

    赵六叔与赵大嫂的娘家李家人,作为这次迁徙的领头人,他们肩上承载着数百个家庭的希望与梦想。

    “大伙儿,咱们得加把劲,江宁府那边有咱的亲人等着呢!”赵六叔的声音在寒风中显得格外坚定,他的眼神里闪烁着不屈的光芒。

    “我大哥他们在信中跟我说了,到了江宁府就没有干旱了,那边有的是活干,还能吃饱穿暖。”

    “是啊,我女儿也说了,那边的作物一年能收两三季,冬天都比我们老家暖和。”李老爹看着南方向往道。

    身后的队伍,虽衣衫褴褛,面黄肌瘦,但每个人的眼中都燃烧着同样的火焰——那是对更好生活的渴望。

    路途遥远且艰难,大雪覆盖了道路,却也成了他们解渴的甘霖。

    村民们就地取材,煮雪为水,虽苦涩难咽,却也解了燃眉之急。

    然而,随着气温逐渐回升,融雪带来的寒冷更加刺骨,加之食物短缺,队伍中的伤亡日益严重。

    每失去一个亲人,都像是剜去了心头的一块肉,痛得让人窒息。

    “我们不能放弃,一定要活下去,为了家人,为了未来!”李母的声音在人群中响起,她的坚强感染了每一个人。

    正是这份坚持,让村民们一次次从绝望中爬起,继续前行。

    新赵家村这边收到一封来自李云逸的信。信中,李云逸告知他们,老家的赵家人已经决定来江宁府了。

    他走的的时候老家的赵家村人已经开始准备出发了。

    赵大伯一看信上的时间已经过去快三个月了,但还是没有见到人,怕老家人遇到和他们上次逃荒时遇到的那些危险。

    赶紧召集族人开始商量去接应老六他们。

    最后决定让赵贵带着陈大哥等身手好的二十多个青壮,赶着马车和骡车去接应。

    赵大哥带领着一队青壮,驾着骡车、马车,顶着晨曦出发,心中只有一个念头——尽快找到那些饱受苦难的亲人。

    当他们终于与疲惫不堪的队伍汇合时,泪水与欢笑交织在一起,那是劫后余生的喜悦,也是亲人重逢的温暖。

    “爹,娘,二虎!”赵贵和李家人紧紧相拥。

    李家人的哭喊声中充满了久别重逢的激动与悔恨。仿佛要将过去的误会与隔阂在这一刻全部化解。

    赵六叔见到赵贵,这位在江宁府两三年未见的大侄子,也是老泪纵横。

    “贵儿,咱们终于又见面了!我还以为再也见不到你们了。”两人相拥而泣,仿佛回到了荒年之前的时光。

    春风和煦,四月的江宁府已是一片生机勃勃,柳丝轻拂,桃花笑春风。

    赵六叔携着一家老小,历经数日的舟车劳顿,终于踏上了这片期盼已久的土地。

    大家的脚步虽略显疲惫,但眼中闪烁的是对新生活的无限憧憬与希望。

    “六弟,你可算来了!”赵大伯站在村口,望着远处缓缓走来的队伍,眼眶不禁湿润了。

    随着距离的拉近,兄弟六人紧紧相拥,赵六叔的泪水如决堤般涌出,仿佛回到了儿时无忧无虑的时光。

    “哥哥们,我以后一定听你们的,我还以为自己再也见不到你们了!”他哽咽着说,那份深情厚谊,让在场的每一个人都为之动容。

    村民们纷纷围拢过来,寻找到相熟的人,有的递上手帕,有的轻声安慰,赵家兄弟的团聚,仿佛一股暖流,温暖了整个村庄。 半小时后,在众人的劝慰下,赵六叔的情绪渐渐平复,但那份激动与喜悦,依旧洋溢在他的脸上。

    与此同时,李家三人也在人群中焦急地寻找着李招娣的身影。 当和赵大嫂目光交汇的那一刻,所有的误会与隔阂仿佛都烟消云散。

    赵大嫂的眼眶泛红,嘴角却挂着温柔的微笑,她轻声说:“爹,娘,小弟,你们可算是到了。”

    李家三人心中五味杂陈,满是愧疚与感激,三人紧紧握住李招娣的手,承诺以后定会更加珍惜这份亲情。

    然而,随着迁徙而来的乡亲们越来越多,赵家村面临着前所未有的住房压力。

    那些闲置的房子早已不够分配,村民们开始商议对策。

    赵宇和陈欣欣,早在规划作坊时就考虑到了这一点,但如今的情况远比他们预想的要复杂。

    两人去京城之前不知道要来这么多人,只跟赵大哥说了如果老家来人可以先安排在作坊宿舍里面。

    让赵大哥看情况自己安排。

    以前盖作坊的时候,为了让作坊中离家远的人有住的地方盖的宿舍也就能住一百来人。

    现在赵家村和李家村来的人比较多。

    “爹,娘,我想咱们可以这样,”赵贵沉吟片刻,提出了一个建议。

    “果园和作坊的扩张正好需要大量人手,我们何不借此机会,在附近再建些房子?既解决了乡亲们的住宿问题,也为我们家未来的发展储备些人手。”

    赵老爹闻言,眼中闪过一丝赞许:“贵儿说得对,咱们赵家村要发展,就得有远见。就这么办,有钱的乡亲们可以自己建房,资金不足的,可以来作坊或果园做工,咱们提供住宿。”

    “嗯,那我们家就先这样办,其他的等小弟回来再说。”

    决定一经作出,赵家村再次沸腾起来。

    村民们纷纷响应,有的出力搬砖运瓦,有的则忙着规划图纸,一片热火朝天的景象。

    “大家伙儿,咱们一起动手,把这里建成我们的新家!”赵大哥站在临时搭建的讲台上,振臂高呼。

    村民们纷纷响应,大家伙拿起工具,不分昼夜地忙碌起来。

    汗水与泥土交织,每一块砖、每一片瓦都承载着他们对新生活的期盼。

    夜幕降临,灯火阑珊,赵家村的新家园渐渐有了模样。

    老人们围坐在火堆旁,讲述着一路逃荒遇到的事情。

    孩子们在空地上追逐嬉戏,笑声清脆悦耳。

    而年轻人们则聚在一起,规划着未来的蓝图。

    在这片充满希望的土地上,赵家村人与新来的乡亲们共同书写着属于他们的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