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李二陷入沉思之际,白起、王翦、韩信、李牧、吴起、卫青、李广、霍去病、岳飞、杨再兴以及刘伯温、诸葛亮、李斯、萧何、张良、于谦、商鞅、姜子牙、张仪、李善长这二十位大臣一同站出,齐声说道:“臣等认为秦大人、房大人和杜大人所言极是,应当立晋王为太子!”他们的声音洪亮而坚定,充满了对晋王的支持和信心。这些人都是朝中的大臣,他们的意见无疑具有重要的影响力。他们认为晋王具备成为太子的资格和能力,希望李二能够听取他们的建议,做出明智的决策。此时,朝堂之上气氛紧张,众人都期待着李二的回应。他将如何权衡各方利益,决定谁将成为大唐未来的继承人呢?这个问题悬而未决,让整个朝廷都陷入了一片沉默之中。
就在这时,李靖、尉迟恭、秦琼和长孙无忌等李二的心腹大臣纷纷站了出来,表示对李治的支持!这些人都是大唐的重臣,他们的表态无疑给李治增添了不少分量。
一时间,支持晋王李治的大臣竟多达五十余人,占满了朝堂的四分之一。这让原本支持蜀王李恪和魏王李泰的一些大臣开始动摇起来,毕竟这么多朝廷要员都支持晋王,他们不得不重新考虑自己的立场。
看到这种局面,李二心中暗自惊讶。
他原本以为晋王并不受待见,没想到竟有如此多的大臣支持他。
此时,魏王李泰和蜀王李恪的脸色变得十分难看。
他们意识到形势对自己越来越不利。
然而,他们并不会轻易放弃。
两人对视一眼,决定使出最后的绝招。李泰冷笑一声,对着众大臣道:“诸位大臣难道忘了,晋王仁厚有余,魄力不足。若他登上太子之位,如何能镇得住天下群雄?”
李恪也趁机附和道:“皇兄所言极是!晋王性格软弱,难以担当大任。不如选一位有雄才大略的皇子,方能带领大唐走向繁荣昌盛。”
说完,两人同时看向李二,眼神中透露出自信与坚定。
李二眉头微皱,心中暗暗思考着两位皇子的话。他明白,选择太子之事关系到大唐的未来,必须慎重考虑。
此时,朝堂上的气氛越发紧张起来,众人都屏息以待,等待着李二的最终决定。
支持魏王和蜀王的大臣们看到时机成熟,纷纷站了出来,他们慷慨激昂地表达着自己对两位皇子的赞赏和支持。这些大臣们言辞恳切,列举了魏王和蜀王的种种优点和成就,认为他们有足够的能力和品德成为未来的皇帝。其中一些大臣甚至涕泪横流,跪地恳请皇上立二人为太子,场面十分感人。其他大臣们也纷纷附和,表示愿意全力辅佐魏王或蜀王,共同开创大唐的辉煌未来。一时间,朝堂上气氛热烈,众臣议论纷纷,似乎已经形成了一股不可逆转的潮流。
一下子支持魏王和蜀王的也有九十几人,支持魏王的甚至和晋王齐平,蜀王也有四十几人。还有五十几位大臣表示中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