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母跟姚殊交代着明日要采买的东西,又对两个儿媳妇道:“阿娟明日帮着我一起洒扫庭院,阿薇把家里该清洗的衣服被褥都拿出来,回头咱们娘仨一起,该洗的洗,该晒的晒……”
每年过年大致都是这般,姚家两个嫂嫂也都习惯了姚母的安排,姚殊在一旁听着,只觉姚母做事有条不紊,井井有条,把这个大家安排的明明白白。
她不由想到——
若是自己带着孩子单出去住,是否也要像这般,把后宅安置得妥妥当当?
这些天她虽然有大部分时间待在镇上,却也在姚家村听到了些不好的言语。
在这个时代,出嫁的女儿带着夫家的孩子住在娘家,久了确实会有人说闲话的。
姚父姚母哪里不明白这个道理?只是不愿意因着别人的闲话委屈了自家人。
可姚殊自然要为父母和兄长嫂嫂们考虑,总在姚家住着,她
心里也过意不去。
如今她手上有了银钱,自然会考虑搬出去单住,只是这话,恐怕要年后悄悄找好房子才好对姚父姚母说。
……
到了第二日,姚峰赶车,姚殊领着四个孩子,一大早便去了镇上。
虽然不是过集的日子,可因着年关将至,镇上到处都有卖年货的,姚记布庄的生意自然也好了不少。
姚峰和姚殊先带着孩子去了姚记布庄,喝了喝茶,同刘掌柜话了些家常,这才动身去采买年货。
走在街上,姚大郎和姚二郎的眼睛都要粘在热闹的铺子、摊位上了,蹦蹦跳跳、左瞧右瞧,始终看不够。
好不容易来一趟镇上,姚殊倒是不想拘束了孩子们,可不管怎样,安全问题都是第一位的。
想到这里,姚殊停了下来,郑重地对两个大孩子道:“大郎二郎,可以帮姑母一个忙吗?”
姚大郎和姚二郎对视一眼,
见姚殊严肃的样子,也不由得竖起了耳朵,都点头道:“姑母您说。”
姚殊微微笑了笑,温声道:“大宝和二宝只来过镇上一次,姑母一个人,恐怕看不过来他们两个人。现在大郎和二郎帮姑母一起,不要让弟弟妹妹走丢,好吗?尤其是妹妹,她还小,一定看好她,可以吗?”
两个孩子一下子感觉到肩膀上放了两个担子,不重,却足以让他们稳下身来好好走路。
“没问题。”
“姑母放心,交给我们!”
见他们郑重地答应了,姚殊这才放开阿志和阿殊的手,对他们说:“去和哥哥们一起玩吧。记得阿娘说的,不要分开,始终站在阿娘能看到的地方。”
他们点了点头。
阿志牵起妹妹,跟两个堂哥走在一起。
之后,姚大郎和姚二郎的注意力果然更多地放在了弟弟妹妹身上,虽然也还高高兴兴逛着,却没
有那么不管不顾了。
阿志和阿思都是懂事的孩子,自然不会乱跑。
姚殊这样安排,其实是怕姚大郎和姚二郎玩得兴起,钻到不知道什么地方去。
况且阿志习惯了照顾妹妹,把阿思交给他,姚殊是放心的。
姚峰瞧见四个孩子走在一起,反而安静了许多,对姚殊道:“真该让你大嫂过来看看!往日带着大郎二郎,三个大人未必能看住两个孩子,如今怎么他们四个人,倒还不用人管着了?”
姚殊笑道:“大郎二郎年岁相当,与其说是兄弟,不如说是玩伴,他们两个待在一处,便是把镇上各处钻个遍都是可能的。可现在带了弟弟妹妹,自然开始学着照顾他们了。”
姚峰啧啧称奇,恍然大悟道:“是这个道理。”
几个孩子在前面逛着,姚峰和姚殊在后面采买过年需要的东西。
兄妹两个走走看看,瞧见了对联
,姚峰一边看,一边抱怨摊位上的对子写的不好。
姚殊笑着说:“不如咱们买了纸,让二哥来写,他不是最擅长这舞文弄墨的东西么!”
“过年时节,镇上巡捕府杂七杂八的事太多,你二哥大忙人一个。若是把他哄好了,倒是能给写几幅。”
姚峰说着,两人逛到了卖纸的摊位上,打算买些红纸回去裁一裁。
姚殊还笑着说:“一定要抓着二哥写福字!”
摊主认识姚家两个兄弟,也见过姚殊,听见说要姚晁写福,便招呼道:“姚大哥,姚小姐好!咱们家有这个裁好了的红纸,回去便可以直接写字……配上这个金粉,最是大气不过了。”
姚峰顺着摊主的推荐挑了几样,又对姚殊道:“若是你二哥不写,就由阿殊你来写!不过咱们家字最好的人,就是阿爹了……”
话音未落,却看见迎面走来了几个熟悉的面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