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二章 雄视川江第百三六回牧马永川江

    就在各路大军先后离开牧云岗之后,大夏平南大将军,定南军节度使司徒川的一万大军并未立即挥师南下,而是选择暂时留下来。

    尽管已经在望银滩之战中取得了辉煌的胜利,司徒川的目光仍然没有离开过一个地方——东安岛,此时此刻,他尚不知道——他的主要敌人——南辰镇北大将军东方济已经自杀殉国,有关东安岛的讯息少之又少,司徒川十分清醒地意识到:尽管退往东安岛的是一群残兵败将,但这些曾经精锐且骄横的大辰武士,一旦缓过神来,杀回静州大地,其威力仍然不容小觑。

    然而这一次,司徒川失算了。假如司徒川知道了东安岛上的真实情况,一向神机妙算的他或许会为自己的太过谨慎而感到些许的懊恼。

    望银滩之战三天之后,东安岛的粮食就已告罄,毫无疑问,一个悲哀的前景正等待着这些劫后余生的南辰武士们。为了活下去,士兵们开始寻找岛上所能找到的任何可以裹腹的东西,诸如鱼、鸟、老鼠、昆虫之类的,雪上加霜的是,岛上的气候十分恶劣,风雨交加,并伴随着冰雹,冻饿交加之下,身患疾病乃至死亡的士兵比比皆是。

    端木景洵陷入了深深的绝望,他知道:假如这样耗下去,东安岛无疑将成为南辰大军最后的坟墓,但他毫无办法,只能眼睁睁地看着他的士卒一个个倒下。返回故国的前景如同镜花水月一般飘渺——岛上的渡船太小了,在恶劣的海况下,只能勉强渡过海峡,却无法深入大洋,返回南辰。

    就这样又过了五天,当晨曦的微茫再次照亮了这个萧索荒芜的孤岛,端木景洵一觉醒来,睁开惺忪的睡眼,发现岛上的天气不可思议的变晴了,对他来说,这不啻于一个意外的惊喜。他怀着最后的一线希望,来到一个临海的高坡之上,向南方眺望,只见一片汪洋,如烟似幻,一望无垠,除了天空翱翔的几只海鸥之外,了无生机,一片死寂。

    端木景洵再度陷入了深深的绝望,他想到:假如他——南辰首屈一指的将军,像懦夫一样死在这里,定然会在史书上留下极不光彩的一笔,他这样想着,那种多日来驱之不去的痛苦与压抑的感觉又开始折磨他,令他难于喘息。

    就在这时,端木景洵突然瞪大了双眼,他看到了难以置信的一幕——远方的海平线上隐隐约约似有一艘大船,他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以为遇到了某种幻象。不多时之后,当一支庞大的舰队赫然映入了他的眼帘之后,他才真切地意识到奇迹的发生,他那毫无血色的冷酷的脸上终于泛出一丝笑意,他知道:在东海的海面上,能够拥有如此强大的舰队的国家只有一个,那就是南辰帝国!岛上困厄不堪的士兵们也掩饰不住内心的兴奋与激动,发出了山呼海啸般的呼喊——他们知道:他们得救了!

    逼近东安岛的这支舰队正是由申屠沧海率领的那支奉公冶皇后之命前往金觉岛为叛军尉迟金墨运送粮草物资补给的舰队。因为风大浪急,申屠沧海历尽艰辛,蒙受了巨大的损失,终于来到东安岛,他原本只是想在这里稍事休整。

    申屠沧海下船来到岛上,眼前的一切令他无比震惊,他没有想到北伐竟然惨败至此,就连镇北大将军东方济都已自杀殉国。

    对于端木景洵和他麾下的这些残兵败卒来说,冥冥之中似有天助,一支满载粮草的舰队来了,整个夏天肆虐东海的台风竟然也提前退去,他们现在只有一个念头:回家!

    申屠沧海只好改变计划,舰队不再北上,而是搭载着东安岛上的两万南辰大军,原路返回。申屠沧海只为自己留下了一条大船,他将继续北上金觉岛,面见叛军头目尉迟金墨,先前答应送给尉迟金墨的粮食物资显然已经不能兑现了,他必须亲自去向尉迟金墨本人做出解释。

    就这样,端木景洵和他麾下的近两万大军终于踏上了归乡之途。

    几乎于此同时,云州的战事也已进入了尾声。

    早在望银滩之战开始之前,南辰辅国大将军公孙龙胜就已经西渡永川江,回到了龙川,但遗憾的是,在宇文景和冷琮虎的联合打击之下,只有大约三万南辰大军安然撤往龙川。宇文景和冷琮虎在拿下武阳关之后,立即发兵西向,对公孙龙胜的大军展开追击,最终将公孙龙胜负责殿后的大军尽数消灭。

    之后,宇文景的大军被留在了云州西北高原,以防范公孙龙胜可能的反扑,而冷琮虎的五万人马也继续南下,目标直指江佐城。

    为了掩人耳目,按照司徒川的指示,西征的龙川大军也对外打出了克复江佐城的旗号,而对他们的真正意图——夺取龙川却密而不宣。

    云州的战事发展得十分迅猛,简直令人目不暇接,在南辰撤守三川之后,明州大将公师云相率领大军兵不血刃占领了三川城。就这样,直到此时,整个云州大地,就只有江佐城尚在南辰帝国的手中。

    东边的静州同样是捷报频传。参与了望银滩之战的北宫茂德还未等回到昆宁城下,就得到了一个消息:义山王宇文安已经夺取了昆宁城,一个同样令他震惊的消息是,外表看似文弱的宇文安竟然下令将俘虏的三千南辰士兵全部坑杀。

    北宫茂德于是星夜兼程,赶回昆宁与宇文安汇合。二人接着合力发兵静安城,令北宫茂德没有想到的是,当大军兵临城下时,静安城的南辰守军竟不战而降,就这样,宇文安和北宫茂德几乎不费吹灰之力,又拿下了静安城。

    就在大夏国的军队重新占领静安城的当天,司徒川在得悉了南辰的残兵已经离开东安岛的消息,他当即决定,大军立即出发,目标直指镇龙关,他将从那里继续南下,功取永川江北岸的一个重要城市——江佑城。

    此次南下,司徒川打出的旗号是“牧马江都,一统九州”,虽然司徒川的本意只是虚晃一枪,无意染指南辰领土,但对南辰帝国来说,单是司徒川这个名字已经足以令他们震恐了,他大张旗鼓的南下本身无疑构成了一个可怕的威胁。

    此时的公冶梦月,确实在担惊受怕,只不过她面临的危险暂时并不来自于北方,她还并不清楚北方战事的最终结局。

    就在司徒川的大军离开牧云岗的同一天,南辰帝都江都城已然处于风雨飘摇之中。

    眼下,原本应该渡江北上,接应东方济的洪川亲王麾下的五万人马并未有一兵一卒渡过永川江,而是一路西进,陈兵甘唐一线,假意从甘唐渡江,实则用心险恶,洪川亲王觊觎江都、图谋大位的野心也逐渐露出水面。

    而此时的江都城只有一万守军,先前奉命从三川城撤回的一万北伐大军尚未抵达江都,对公冶梦月来说,形势已然岌岌可危。

    然而,就在公冶梦月为一场即将到来的大战感到力不从心之时,一个新的消息却令她暂时松了一口气,她得到了禀报:洪川亲王陈兵甘唐一线,不再前进一步。

    洪川王这一等就是十天,战机就这样白白流逝了。

    十日之内,从三川撤回的一万大军业已回到江都布防,公冶梦月又从江都周边地区调集了将近一万人马的勤王之兵,使江都守军进一步膨胀至三万人,在以善守着称的大司马丘鲁迪的亲自主持之下,江都防御变得日益稳固。除此之外,公冶皇后的哥哥——定澜郡守公冶寒明的大军也已推进到了响山一线,威胁洪川王的老巢。

    战机稍纵即逝,洪川王为自己的犹豫迟疑付出了代价,现如今,他已进退维谷,陷入困境。但他手中拥有五万大军,他深知朝廷暂时还不能把他怎么样。

    公冶梦月面临的是一个僵持的局面,事实上,这是一个恐怖的,脆弱的均势。到目前为止,江都的紧张局面也只是略微改观而已。

    与南辰帝都相比,大夏的东都城则洋溢在一派胜利的喜悦之中。宫仪浩正废了九牛二虎之力,终于攻克了元水城,美中不足的是,靖东王乌梁九言和其主要将领成功突围逃遁。

    随着元水的收复,东州大地上的叛军势力基本被肃清了,只是在沿海附近还有小股势力在滋扰,但已然不构成严重的威胁。武宁候尔朱英龙正在回师东都的路上,东州的力量将会进一步加强,彻底肃清叛军只不过是时间问题。

    这几天,大夏皇帝宇文承继的心情格外的好,除了东州趋于平定,从静州和云州飞来的捷报也令他十分兴奋,大夏国看起来又渡过了一场可怕的危局。但一封来自清州的信却又令皇帝重又变得忧心忡忡。

    这封信是清州节度使尔朱永荣写给皇帝的亲笔信,信中透漏了一个令人震惊的讯息:寒山人已在长城以北地区集结了大约三十万骑兵,寒山八大王中有至少四王的队伍出现在靠近长城的地方,一场迫在眉睫的血腥战争有可能在秋季展开。

    鉴于北方边境的严峻形势,显庆皇帝决定提前离开东都。

    大夏显庆二十年八月二十日,显庆皇帝携卫慕皇后、东歌长公主和一众文武大臣,踏上了回返天都的旅途。

    就在皇帝离开天都的第二天,司徒川的大军抵达镇龙关,在那里,司徒川与钟离岳合兵一处,共同向南进发。

    大夏显庆二十年八月末,司徒川的大军出现在江佑城下,江佑守军早知司徒川大军来到,已然提前撤走了。司徒川于是兵不血刃,占领了江佑城。至此,静州大地上的南辰势力已被完全肃清了。

    司徒川陈兵永川江北岸的消息令南辰帝都江都城陷入一片震恐与混乱之中,在江都永明宫内,公冶梦月和她的文武大臣们惶惶不可终日。

    八月的最后一天,已是大夏威远大将军、长城五关都护的司徒川驰马来到永川江畔。

    司徒川面向南方,骑马伫立,浩瀚的大江映入他那透着几分豪迈和几分忧郁的深炯的眼眸中,在这惊心动魄的滚滚涛声中,这位叱诧风云的非凡男人陷入了深深的思考。

    一条天堑横隔南北,宛如大地上的一条永远无法治愈的深深的伤痕,滚滚江流逝波天际,波澜壮阔,气势磅礴,几千年多少狂潮汹涌,几千年多少忧愁风雨,几千年多少王朝兴替,那飞舞的浪花不知淘尽多少英雄,那滚滚的波涛不知吞噬多少生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