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珂带领着士兵埋伏在官道两侧,但吴三桂却突然改变行军路线,让严珂扑了个空。他狼狈地带着士兵回到朱棣大营,向朱棣汇报情况。
朱棣意识到,吴三桂明显是有备而来,想通过埋伏来击败他已不可能。而且,朱棣这边也需要时间休整,恢复元气。因此,这场战斗的目的就是逼迫吴三桂退兵。
既然不能直接打败吴三桂,那就只能从其他地方下手。朱棣想到了一个计策——让赵凌云偷袭大理。赵凌云接到命令后,立刻率领三千轻骑兵出发,前往大理。而城内则只剩下七千士兵留守。
赵凌云当真不愧是一代猛将啊!只见他率领着三千名英勇无畏的士兵,巧妙地避开了吴三桂的眼线,如同风驰电掣一般直奔大理而去。按照常理来说,这一切似乎都已经是板上钉钉的事情了。毕竟,吴三桂所带领的是行动缓慢的步兵,而他们则是以速度着称的骑兵部队,毫无疑问,他们必定能够抢在敌人前面,成功偷袭大理城。
而且,事实也正如他们所预料的那样,吴三桂并没有在大理城设置防线。然而,令人意想不到的是,赵凌云竟然犯了一个致命的错误——他忘记带上攻城器械!当然,这也不能说是一个失误,而是一个无奈之举。毕竟,骑兵要发挥速度优势,就必须舍弃很多东西。
面对那高耸入云、坚不可摧的大理城墙,他们只能望洋兴叹,束手无策。这场原本看似必胜无疑的战斗,就这样变成了一场艰苦卓绝的攻坚战。
赵凌云心里很清楚,如果要去攻打对方的城池,那肯定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因此,他想到了一个策略:引诱敌军将领出城迎战。然而,无论他如何激怒守城的将领,那个将领都坚决不肯出城,只是一味地坚守着城墙,看起来像是从司马懿那里学到了精髓,如此坚韧不拔,真是令人钦佩啊!
因此,赵凌云对于如何攻破城门感到非常头疼。他绞尽脑汁思考着各种方法,但都无法找到一种有效的策略来突破敌军的防线。最后,他决定让将士们练习使用飞爪攻城的技巧,并计划趁夜晚的黑暗,偷偷登上城墙,给敌人一个出其不意的打击。
然而,事实上,此时此刻最头疼的人并非赵凌云,而是朱棣。据斥候传来的消息,吴三桂的军队已经距离曲靖城不到三天的路程了。这意味着朱棣刚刚辛苦夺下的城池即将面临一场新的激战,而这场战斗可能会异常艰难。面对这样的局势,朱棣不禁感到焦虑和无奈。
陈圆圆看出了朱棣的忧愁,给朱棣出主意:
“如今来看,只有让我对吴三桂施展美人计了。”
朱棣拒绝了这个建议,他认为让自己的女人做这种事情,也是一种奇耻大辱。自己身经百战,以少胜多的战斗,数不胜数。自己这7000军队,足以抵抗吴三桂的十万大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