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二十八章 饷银到底是多少
但任凭他说了好几遍,下面的士兵也没几个听他的。
周铭深吸了一口气,只好扭头看向杨邦。
跟着周昊呆了将近一年,杨邦如今也颇懂人心。
将周铭刚刚的那番话一琢磨,杨邦便明白了周铭的用意。
这是想要用一个承诺来收买随州士兵啊!
杨邦不由得心中冷笑。
且不说士兵们会不会信周铭的这个口说无凭的承诺,就算信,区区五两银子就想收买他们?
真不知道周铭的情报工作是怎么做的!
杨邦心中鄙夷着,却还是上前出声,让士兵们静下来听周铭说话。
周铭扫视着士兵们,越看越是满意。
这些士兵身上的精气神,比京城那些士兵就不知道饱满了多少!
的确是一直战必胜、攻必克的不败之军!
一定要将他们拉拢过来!
周铭在心中给自己鼓了鼓劲,朗声道:“诸位,本宫乃是三皇子,这次来随州,是想告诉大家一个好消息!”
顿了一下,等所有士兵都好奇后,周铭这才揭晓了答案。
“本宫会向父皇提议给各位增加饷银!而且是随州士兵独享的额外饷银!最少一倍!”
周铭越说越响,把自己都说得有些激动。
然而,等他从激动中冷静下来,却发现眼前的随州士兵,并没有像他一样激动。
甚至可以说一点也不激动,反而神色奇怪。
这一幕,让周铭一愣。
什么情况?
难道这些随州士兵听不懂自己的话?
想到这个可能不小,周铭赶紧道:“本宫的意思是,只要诸位能够和本宫一条心,那本宫就至少让你们涨五两银子的军饷!”
说着,周铭伸出一个手掌,在随州士兵们面前来回比划着。
“五两!”
士兵们听着周铭激动的声音,终于有些动容。
有士兵忍不住问道:“是一个月多五两么?”
周铭瞬间愣住,有些怀疑自己是不是听错了。
“你刚刚说什么?一个月多五两?”
说完,周铭便摇了摇头。
肯定是自己听错了!
一个月多五两,那岂不是一年多六十两?
真是异想天开,一年能多五两,那都是他故意往大了说!
到最后,估计能够实现的,也就是一年内每人多一两罢了。
心中这么想着,周铭脸上却不能表露出来。
他现在需要往大了说,现将这些人诓骗过来再说。
当然了,一个月多五两这种一听就知道是不可能实现的承诺还是不能说的。
“当然不是一个月,而是一年。”
周铭呵呵一笑:“大家想想,一年多五两,就相当于将大家现在的饷银翻倍,多……多么让人兴奋啊!”
周铭说着,做出一副激动的神色,好像这件事让他完全心动了一样。
然而,周铭表演结束后便发现,面前的随州士兵们,并没有像他一样多么兴奋。
定睛一看,周铭便一头雾水。
这些随州士兵的表情,怎么好像充满了不屑?
自己是不是看错了?
周铭揉了揉眼睛,仔仔细细地看了看,愕然地发现自己并没有看错。
这些随州士兵的脸上,的的确确带着不屑。
这是怎么回事?
随州士兵们的反应,让周铭彻底懵了。
一年多五两饷银,这么大的好事,这些士兵难道完全不理解?
还是说……他们根本不知道这其中的难度?
想到这里,周铭暗自点头。
没错,这些士兵一定是不知道饷银翻倍的难度有多大。
“咳!”
周铭重重咳嗽一声,便准备将其中的难度夸大。
然而,他还没开口,便听刚刚询问的那名士兵道:“一年才五两有什么好激动的?”
周铭便瞪圆了眼睛,望着那名士兵。
这小子好大的口气!
连一年五两银子都看不上了?
不知道的,还以为他一年有五十两饷银呢!
周铭正要说两句,那名士兵却接着道:“我们现在可是一年六十两。”
“咳咳——”
周铭瞬间岔了气,剧烈咳嗽起来。
好半天,他才控制住,不可思议地望着那名士兵。
“你说什么?你现在一年多少饷银?”
“六十两,怎么了?”那名士兵皱眉道。
“六十两?”
周铭惊呼一声:“怎么可能是六十两?!”
说完,周铭便看向杨邦,向他求证。
“杨将军,据本宫所知,我北凉所有士兵的饷银,都是五两吧?”
杨邦点点头:“是。”
得到杨邦肯定的回答,周铭心中一松。
看来那名士兵应该是周昊安排的人,故意用来对付他的。
好在杨邦还算老实!
周铭心中想着,便瞪眼看向那名士兵:“听到了没有?杨将军说了,朝廷给所有士兵发的饷银都是五两!”
“你竟然说你是六十两饷银,本宫倒想知道,多出来五十五两,你是从哪里来的!”
“要是说不出个所以然,就不要怪本宫怀疑你贪墨银子了!”
说着,周铭便向两旁看去,准备找人将那名士兵拿下。
那名士兵听到周铭的话,一阵愕然,看向杨邦。
“杨将军,我们每个月都能拿到五两银子,还是你发的对不对?”
周铭闻言冷冷一笑,这个士兵是在提醒杨邦?
周铭便看向杨邦,杨邦刚刚可是承认了朝廷的饷银只有五两,总不可能转眼就改口吧?
还好自己先下手为强,提前问了杨邦。
他倒想看看,等杨邦否认后,那名士兵还能怎么说!
一旦对方说不出个所以然,自己便能够借此机会拿下对方,让周昊吃个小亏。
一想到能让周昊吃亏,周铭便抑制不住地激动起来。
自己竟然能在周昊的地盘让他吃亏,这种感觉实在太棒了!
周铭正得意地想着,便见杨邦点了点头:“是,我每个月给你们发了五两银子。”
周铭的笑容瞬间僵在脸上,不可思议地看着杨邦。
“杨将军,你知不知道你在说什么?”
周铭忍不住问道。
先是说朝廷给士兵们的饷银是一年五两银子,现在又说每个月给士兵发五两银子。
难道杨邦分不清一年和一个月的区别?
周铭不由得觉得离谱至极。
正要试探到底是不是这个原因,便听杨邦道:“三皇子,朝廷发来的饷银,的确是每年五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