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纪鸿才并不想让很多知道这是传家宝,便笑着说:“是呀,这下去乡下,老乡拿出来的,说是老物件,我瞧着稀奇,便买回来了,对了,不如你帮我叫施老瞧瞧?”

    纪柏舟提议:“严勇,不如我和你去请施老过来,正好我去看看小雨和大春。”

    严勇不疑有他:“好啊,我把小宝带回去安顿下来,再带他去多宝阁,正好让郭子龙瞧瞧他资质怎样。”

    三人离开后。

    纪鸿才就把戒指还给到清清的手上。

    “来,清清,你先戴回去,等柏舟他们回来了,再拿给施老瞧瞧,省得放在这里,大家看来看去的,给瞧掉了。”

    “好。”清清把戒指带好。

    拿起纪柏舟之前拿的那本笔记本:“爸,刚才柏舟问的事,你先简单说说呗,我先给记下来。”

    纪鸿才点头:“成,告诉你们也好,虽然不来往了,但家里有哪些亲戚,你们清楚一下也没什么。”

    说话间,纪月秀夫妻已经把谭语堂给请了过来。

    “语堂啊,这几个孩子缠着问我纪家多少人口,我好多都忘了,这就叫天宇去把你请来,帮我一起想想,那时候你年纪比我大,想来比我要清楚一些。”

    谭语堂坐下,笑道:“我是比你大两岁,你家多少人口,我还是能记得清楚的,就是你家人口那不是一般的多,特别是你大爷那房,他们是长房,更注重子嗣,长房媳妇生孩子都是连着生的,倒是你们三房人少。”

    “对对,我爷爷膝下就我爹一个独子,连个女儿都不曾有,我奶又过的早。

    当年逃出来没几天,我奶她人就在路上染了病,原本我我们是打算去更南边的地方,因为我奶的病情就在云省定居下来。

    我爷爷当时身体也没多好,但好歹还坚持了几年,可惜后来赶上打仗,两个老人一起走的,路上有伴,也不寂寞……”

    两个老人聊了聊往事。

    谭语堂进入正题,对正在记笔记的清清说道:

    “你们纪家一共分成三房,你大太爷名叫纪东来,生有三子一女,没记错的话,应该是叫……”

    清清记下:

    纪家家主纪翡,原名纪之翡,清光绪年间进士纪承沣的幼子。

    妻子乐氏,名字不详,妾室两位,文氏,容氏。

    其中乐氏是门当户对的官家小姐,文氏是纪翡身边的丫鬟,容氏则是一位异族女子。

    共生有四子一女,三子为乐氏所出,一子为文氏所出,一女为容氏所出。

    其中长子名为纪东来,次子纪西来,三子纪南来。

    文氏所出庶子名为纪北来。

    容氏所出庶女名为纪琳琅,纪翡尤为宠爱。

    纪东来长房嫡子,从小接受精英教育,娶得媳妇也是海城巨富家的长女,那时候还是旧社会,纪东来和他父亲一样,也纳了几位美妾,多是出生低微之女,他生了五子两女。

    分别是:纪康华,纪康国,纪映安,纪康永,纪映真,纪康平。

    这其中,纪康华早夭,纪康国和纪康永当年分家的时候,已经成婚生子,纪康平年幼,只有十二岁,是长房最幼的孩子。

    纪康国和纪康永,当年又生三子一女。

    名为:纪鸿鹄,纪鸿图,纪鸿浮,纪盼归。

    纪映安和纪映真分别嫁到海城的卢家和贾家。

    二房纪西来没有这么多妻妾,只有一位青梅竹马的妻子卢氏。

    生育一子两女,名为:纪映荷,纪映芳,纪康兴。

    纪映荷还未及出嫁,便落水溺亡,纪映芳替姐出嫁到京城陈家。

    纪康兴当年也刚结婚,生育一对双胞胎女儿,还未取名字,只有叫名,团团,圆圆。

    再就是三房纪南来,妻子张氏。

    生子:纪康臣,孙子:纪鸿才。

    庶子——纪北来,娶妻容氏,是他的表妹。

    生子有三,纪康中,纪康彦,纪康惟,年纪都比较小,分家的时候还未成家。

    清清听着谭语堂细细数来,本子都写了一大面纸张。

    脑子也差点被绕晕。

    不过,总算总结出来。

    到纪柏舟这里一共是五代人。

    第一代只有一人纪翡。

    第二代五个人,按照长幼顺序,分别是:纪东来,纪西来,纪南来,纪北来,纪琳琅。

    第三代13人,分别是:

    大房——纪康华(早夭),纪康国,纪映安,纪康永,纪映真,纪康平(未婚)。

    二房——纪映荷(溺亡),纪映芳(替嫁),纪康兴。

    三房——纪康臣。

    庶房——纪康中,纪康彦,纪康惟,全部未婚。

    第四代7人,分别是:

    大房——纪鸿鹄,纪鸿图,纪鸿浮,纪盼归。

    二房——团团,圆圆。

    三房——纪鸿才。

    庶房无。

    第五代未知:

    大房二房和庶房都不清楚。

    三房——纪长舟,纪月秀,纪青舟,纪柏舟。

    “好大一个家庭。”清清不禁感慨。

    在坐的每个人都拿着本子传阅起来。

    看到大房的名字,纪长舟不免羡慕的说:“爸,你大爷爷家,还怪会取名字的。”

    “那是啊,在古代,长房长子是要继承家业的,自然要比其他的孩子受到重视,大老爷就是个才子,若不是时代不好,太爷不准他去科举,说不得你们纪家还要再出一位状元呢。”

    清清看着几房的信息,心里已经在想,到底是谁在找戒指,在这张纸上面的每一个名字都有可能,要去用排除法也不准确。

    瞧着取名字的习惯,倒是大房的人比较有抱负。

    庶房的人也不差。

    二房和三房很一般,连生孩子都没有兴趣,可见没有太大的抱负,估计争家产的兴致都不高。

    “谭伯伯,您知道分家都分了些什么吗?”

    谭语堂轻笑:“这……你爸都不知道,我一个奴仆的后代,又怎么会知道呢,不过我倒是听庶房老爷抱怨过,太爷只给了他一处湖州的庄子,另有黄金和白银几箱子,他骂骂咧咧的说太爷偏心,欺负他只是一个庶子。

    但在当时来说,能给庶子分配到这么多家产,已经是极好的人家,你是不知道,在旧社会,遇到刻薄的人家,庶出子女不光分配不到一毛钱的家产,日常还都是当成下人来使用的。”